“恭迎世子殿下回府。”
才进王府走几步,这句话李无痕已经听了不下十次。而习以为常的公孙天行没有任何回应,连微笑点头都懒得做。在李无痕身后,公孙天行的王府扈从给他们送灵丹,以表示世子殿下对他们一年工作的感谢。
由于接下来的流程李无痕不得跟随,他被领至秋水山房静候。
王府规模十分巨大,相当于人间永宁的皇城紫极宫。居住在王府的皆为初代北曜天君公孙云的嫡系后代,一脉相承从未生变故,是公孙家族的正统掌权者。
在这天,不单是嫡系成员回府过年,旁系每家也要派出一位代表赴宴。通常都是一家之主出席这种重要场合,也有被赋予厚望或深受宠爱的小辈前来赴宴。
王府从大门、仪门、大厅、内厅、内三门、内仪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朱红灯笼高照。由现任北曜天君领头,带领家族子孙入宗祠祭拜。宗祠位居王府最北端,门楼两柱有一对长联:世守忠贞昭日月,铁马金戈传英名;家传韬略耀乾坤,麟阁云台颂伟绩。
进入院中,素白灵石甬路,两边皆是盘龙玉柱。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等器物,抱厦前上面悬一块金匾,写的是“北辰拱极”。此乃太初天尊亲书。两边一副对联,乃天尊之后高帝御笔,写道是:忠诚天鉴远,勋业四方平。
入正殿,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悬着历代天君遗像。北曜天君主祭,其他辈分高于天君者陪祭,其余子弟分昭穆排班立定。献爵,献帛,捧香,展拜毯,守焚池,井然有序。青衣奏乐,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祭拜完祖宗,就该轮到公孙氏长者晚辈向天君献礼,要在王府承运殿举行仪式。路上,北曜天君私问天行道:“听说你把中天域李氏公子纳为己用,他现在何处?”
天行答:“就在秋水山房等候儿臣。”
“他虽是养子,但李相尚未与他恩断义绝,切莫怠慢了他。”
“儿臣明白。”
天君归座,族内长者领诸子弟上殿。先是长者,接着天行、天珣兄弟,然后晚辈按长幼挨次拜见献礼。天君素爱神兵利器,于是其敬献礼品刀、剑、弓、戟、斧、锤等法力深厚神器,皆是诸天兵器名家之作。礼毕,天君起身进里间更衣,其余方各散出,前往筵席地点嘉乐殿。
离夜宴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公孙天行来到秋水山房带上李无痕同去赴宴。
“走了,你等会就站我后面,想吃什么我给你夹。”
“王府的年夜饭,是咋样的?”
“和传统宫廷宴席不同,它既没歌舞,也没献艺。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总结过去一年北天域事务,商议家族未来一年方略。从我记事起就是这样。”
“啊?这种场合你确定我能参加?”
“这有什么,又不是战时会议。就算被反对势力的谍子听了去,也只不过是提前通知而已。该执行的还是会执行,该生的还是会生。他们有这闲功夫打探情报还不如当场杀几个仙来得省事。”
当公孙天行踏入嘉乐殿时,此地已经有很多仙了。世子殿下的到场势必引来许多目光,让李无痕这个外姓的惴惴不安。他有点想回藏书阁和豆子一起看书了。
“李无痕,别低头。”
有了公孙天行这句话,李无痕立马回过神来挺起胸膛正视前方。尽管有很多他没法听清的窃窃私语,有很多异样目光,他依旧阔步朝前。
李无痕绷着脸小声道:“殿下,我这样行不行?”
“嗯,很可爱。”
李无痕不自主惊叫一声,只是还未出声音,嘴巴就被公孙天行强行闭上。除去咬到了舌头还有更糟的事。公孙天行身为世子,其席位就在王位左侧。这就意味着李无痕再怎么不想引起注意,他的站位始终会投来众多目光。
“那小子就是李无痕?”
“对,很年轻呢。”
“殿下为何要把他带到王府?”
“不懂,听说殿下是答应天帝作为征妖主帅才将这小子从天牢里换出来。”
“征妖主帅?这事和陛下商量过没有?”
“看来这次打仗是要用我们的兵马,明年有的忙了。”
公孙天行对这些窃窃私语听得一清二楚。他们的话题逐渐从李无痕为何跟在世子身旁的原因变成对年后征妖的议论,一个外姓毛头小子显然远不如自家的兵马重要。公孙天行很安心,至少目前还没有拿李无痕来做文章的家伙出现。
一声钟鸣后,众仙起身站定。只见那北曜天君与天妃一同从后殿出来,皆身着正红底色十二道赤金云纹袍服,腰间各系珠玉带、冰蚕丝;天君头顶七宝琉璃冠,天妃头戴金塔莲花冠,祥光熠熠,瑞霭缤纷。
天君举酒道:“今夕岁除,吾与诸位共辞旧岁。望尔等同心辅治,使天帝无劳神之忧,百姓无饥寒之苦,苍生万灵永膺多福。吾与诸位共饮此杯,以贺新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仙齐呼贺新元,即使是李无痕这种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也有资格一同饮酒。饮了此杯后,公孙氏众仙落座,夜宴开始。先由公孙天行离座,向天君天妃敬酒。他只身站在中堂,要父王母后面陈这一年来的种种作为。从带领天师府下凡助战,领旨独自镇守天峻,协助人间朝廷治理北凉匪患,到后来天峻陷落,悉数陈述。
“儿臣未能固守天峻使家族颜面受损,深感惭愧。正因如此,儿臣自作主张奏请天帝任命儿臣为征妖主帅,一雪前耻。”
天君道:“征妖一事吾会与天帝再议。天行,汝与狰血战到底得胜而归,扬我祖辈雄风,为父甚是欣慰。至于天峻失守一事,乃察地监失察在先,汝不必自责。”
“谢父王宽慰。”公孙天行顿了顿,又说:“还有一事,其实天峻一战儿臣得以凯旋,李无痕功不可没。若不是他在地底阻挡狐妖,儿臣恐怕凶多吉少。数日前李相因事务繁忙将李无痕托付与儿臣看管,还请父王肯准。”
天君缓缓看向李无痕,那股凝视的威压让李无痕不由得心慌。
“李无痕。汝本是罪员之子,后被李相收为义子,如今又要到我公孙氏门下。汝有何感想?”
李无痕一时愣住,还是公孙天行暗中施法让他醒神赶紧站到中堂。站在公孙天行身边,看他脖颈上挂的冷汗,李无痕意识到接下来的回话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
“回禀天君,我…我感激不尽!”
完了,我的嘴在说什么。想了一堆好话到头来只说出这个吗?芈旅?芈旅!救我救啊。李无痕你真是…唉,我真不想被这么多目光注视啊。天君的眼睛瞪得好大,天妃也是,是在惊讶李天清竟然会养出来一个傻子吗,要是平常殿下应该已经把我打飞了吧。好丢脸。殿下对不起,其实流浪也不错,赶快把我扫地出门吧。
天君微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汝秉性良直,忠勇双全,若有吾儿悉心栽培,日后必成大才,吾儿也有所裨益。吾准此事。”
公孙天行松了口气,举杯至眉,道:“儿臣谢父王恩准。谨以椒柏之酒,祝父王圣寿无疆,母后慈颜永驻。”
接下来轮到二公子公孙天珣,作为公孙家族目前的实际掌权者,还未说话就已引来所有关注,连对世子殿下提不起多大兴趣的长者们都洗耳恭听。以往每年年夜,都是他来向天君汇报本家事务以及旁系各家表现,这将直接影响到来年各家在族内的地位以及分配到的资源。
漫长又枯燥的汇报在公孙天珣的一字一句中流逝,一个庞大无比的巨兽在李无痕脑海中呈现出来。这只巨兽的一呼一吸,一动一静,都在向北天域宣誓着它为何能够雄霸北天域万年之久。
本家手握七成兵马,将近五百多个分家瓜分剩下的三成兵马,即便如此数量也相当可观。至于各类资源,毋庸置疑,本家掌控着所有资源的绝对分配权。公孙氏旁支各家能够得到多少资源要看本家脸色,而那些在北天域有头有脸的异姓家族不是与公孙氏联姻就是直接或间接效忠于公孙氏本家或旁支。像这样家国一体的庞然大物还有慕容氏和上官氏,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叛军终究是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