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灵蚯妖王会想笑,是因为洛莹此举在它的眼中,分明是少女最后狗急跳墙的结果。
但细细思来,灵蚯妖王又不能不承认,这似乎已经是洛莹所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按照原来的剧本发展下去,必然是灵蚯妖王后发制人地追上洛莹与仙鼎的踪迹。
这是由二者之间的境界修为差距以及速度等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
洛莹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与其慢性死亡。
不如早早觉悟,不再浪费体力与灵气,找到一处风水凶地,乃至传说中的陷龙之地。
用尽一切手段以及力气,来和自已做最后的决战。
这样做的胜算也许会很低,大约九死一生。
但也好过将性命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之上,等到最后耗尽了体力与灵气。
那可就别说九死一生了,应该是十死无生才对。
这不禁让灵蚯妖王久违地回忆起自已当年混迹于东陆边境,依靠对地理的熟悉而屡屡在人族修士手上幸存下来,以及反杀的经历。
那又何尝不是一段让它心生骄傲的峥嵘岁月呢。
要知道,妖族在人界很多情况下连苟活都十分不易,更别说修行成为元婴了。
如果用相似的情形类比,那就是一个人族在万妖界群妖环伺的情况下修炼成为元婴真人。
说不定后者比前者还要容易一些。
因为万妖界的情况特殊,它并不是统一的铁板一块,各大妖尊统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规矩和想法。
甚至在万妖界内部,还有一支十分强大的人族,同样有人族道尊坐镇。
但这支人族可能并不认为自已与人界的人族为同脉。
而人界这边,因为仙魔大战的关系,导致绝大多数修士对于妖族都是意欲除之而以绝后患的,倘若这妖族还伤害凡人杀戮修士的话,那就更是不容于世。
所以灵蚯妖王能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苟活数百年,并且修成元婴,其中困难艰辛可想而知。
但其中所造杀孽与冤孽也可想而知。
毕竟妖族修炼方式与人族不同,能够吞噬同族的妖元或者人族修士的灵气进而快速提升自已的实力境界。
缓缓回神,深藏于地底借助特殊手段屏息与防御神识探查的灵蚯妖王极为罕见地对远处悬于滔滔大河之上的洛莹有了些许的欣赏之意。
而它对自已欣赏的修士,往往会细吞慢咽,慢慢地品味其中根骨灵性滋味,而非囫囵吞枣。
洛莹这一身细皮嫩肉,外加她所散发出的灵气之精纯,是灵蚯妖王毕生都不曾见过的,想来那味道定能让它余下的妖生都难以忘怀了。
眯起闪烁着凶光的眼眸,灵蚯妖王忽然开始无声无息地下潜,潜入更深更暗的无人知晓的地底世界。
看似躲藏起来的举动,实则蕴藏着最可怕的杀机。
它了解和猜测到了洛莹的一切想法与念头。
但它仍旧决心出手。
因为在它看来,洛莹已是强弩之末。
而且她的这些准备,对于一位老谋深算的元婴大妖而言,着实不值一提。
选在一条算不得什么凶地绝地,只是克制灵蚯一族的大江水脉之上,便以为可以杜绝来自脚下的危机,试图逼迫自已现身和她捉对厮杀。
实在是愚不可及。
而倘若万妖界的那位妖尊所给的情报不差,当然,也不可能错。
那么位于洛莹手中的那枚九州鼎,很有可能是大周仙朝昔日掌握的九鼎之一的冀州仙鼎。
神话时代的冀州位于北面,镇压的地域范围应该是在如今的五域北漠之地。
或者说,冀州大部分区域位于北漠,只有最南与最东端一小块区域位于东陆。
无论如何,都与此时的此地扯不上丝毫干系。
这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就连冀州仙鼎觉醒爆发神话时代的部分威能,借助冀州地脉之力来抹杀自已的威胁也没有了。
灵蚯妖王有何惧之?
也许唯二的变数。
便只有洛莹手中的那只纳风袋,以及洛莹于奔波逃窜途中意外收获的那件土道秘宝了。
纳风袋中似乎储存着属于风道强者的风道杀招,结合洛莹的师承以及亲疏关系来看,想必是扶玄道宗宗主风凌岳的手笔。
风凌岳成尊一事,灵蚯妖王如今已有所耳闻。
然而刚刚成尊的他,也许在境界上已经来到了化神,却还没来得及将自已的功法修炼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