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协这边也没有闲着。
他一方面加紧训练士兵,另一方面派人前往各地招募新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加强了城防设施的建设,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随着时间推移,两军之间的气氛愈发紧张。
百姓们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纷纷开始储备粮食,做好避难准备。
洛阳城内,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陛下,一切都准备好了。”刘伯温来到刘协身边汇报道。
“很好。告诉所有将士,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最终胜利。”刘协坚定地说道。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一封密信突然出现在刘协手中。
打开一看,竟是来自曹操内部的消息。
原来是有位高官不满曹操的统治,愿意提供重要情报给刘协。
“这真是天赐良机。”刘协心中暗喜,“立即派人与对方接洽,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有了这封密信的帮助,刘协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曹操。
乌云密布的洛阳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城楼上,旌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此时正值隆冬时节,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银装。
刘协站在城楼最高处,目光凝重地眺望着远方。
前方战报不断传来,曹操大军已逼近许昌,形势岌岌可危。
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封加急文书从宫中送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陛下,孙大人又在朝堂上发难了。”侍卫长面色凝重地汇报道。
刘协缓缓转过身,接过文书,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反对战略调整”的字样。他紧握着手中的信笺,眉头微蹙。这已经不是孙腾第一次动摇了,在上一次战略调整会议上,他表面上表示支持,背地里却联合一帮保守派官员暗中抵制。
“传旨,即刻召见孙腾等人,朕要亲自问个明白!”刘协沉声下令,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未央宫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刘协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殿外,雪花纷飞,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陛下圣明。”随着一声唱诺,孙腾带着几名老臣缓缓步入大殿。只见他们神情严肃,步伐沉重,显然已经做好了对抗的准备。
“众位爱卿,朕闻尔等对朝廷的战略调整颇有异议?”刘协率先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启禀陛下,”孙腾出列奏道,“臣并非反对改革,只是担心新政会动摇朝廷新的根基。况且,如今战事吃紧,贸然推行新策恐有不妥。”
“孙大人此言差矣,”刘伯温轻摇羽扇,缓缓站起,“当前之计,正需变革以图强。若因循守旧,只会坐以待毙。”
“刘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孙腾还想争辩,却被刘协打断。
“孙爱卿,你等的顾虑朕都明白。”刘协站起身来,走到御案前,“但请诸位想想,若非前次战略调整,我们怎能击退张绣?又怎能在经济上取得如此成就?”
“陛下说得对,”一位老臣点头称是,“确实事半功倍。”
“既然如此,为何此次又生波澜?”刘协目光扫过众人,“难道诸位真想眼睁睁看着朝廷错失良机吗?”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雪花敲打窗户的声音。良久,孙腾叹了口气:“陛下,臣等并非不愿支持,只是担心新策会损害我等利益。”
“这一点朕早已考虑周全。”刘协微微一笑,“新策不仅不会损害诸位利益,反而会带来更大机遇。为表诚意,朕特命几位年轻俊彦,与诸位详谈具体细则。”
说罢,刘协一招手,几位年轻官员鱼贯而入。他们神采奕奕,充满朝气。经过数小时深入浅出的讲解,原本紧绷的气氛逐渐缓和。
“陛下圣明,臣明白了。”孙腾率先表态,“臣愿意支持新策,共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