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换成二十多年前,瑾华刚入宫的时候,或许会因为看不惯这些事情而放下成见出手相助。
但如今的瑾华却不会,甚至有时候,忆起往昔,还会对从前那个行事不够干脆果决的自己怒其不争。
只是这世上一饮一啄皆有天定。
胤祀虽然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与德太後也没有深厚的母子之情,但若一开始,瑾华就对乌雅答应咄咄相逼,甚至出手置她与死地,相信胤祀也不会那麽容易就接受新的生母了吧。
等後来,胤祀在瑾华无微不至的偏爱下长大,了解了瑾华与乌雅氏之间的渊源,胤祀对瑾华只有感慨她没有早早下手整治乌雅氏的遗憾,而不是心存芥蒂,同情可怜乌雅氏了。
要知道,乌雅氏落得如今下场,瑾华也是推了一把的。
言归正传,瑾华在过了好几年闲适的日子後,终于重新开始了忙碌的日子。
不过,她甘之如饴,因为,她是为了胤祀大婚而忙碌。
康熙给胤祀定的福晋当然不是什麽蒙古格格,而是康熙看了很久的富察氏,没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的富察皇後的那支。
十福晋是乾隆帝富察皇後的堂姐,身世显赫,为了小儿女能在婚後过得合拍些,瑾华曾私下让胤祀相看过,当然,也同样找了机会让富察·雯鸢见了胤祀一面。
她是看两人都没有反对这门婚事的意思,这才安下心来,虽说,只是见了一面,双方都不了解,瑾华也不确定,他们两人是否合适。
但瑾华也相信眼缘,有些人合了眼缘,之後的相处中就会顺畅很多。
胤祀的大婚,是瑾华主动找康熙将各类事宜接手过来的,若换了从前的她可能还会思量很多东西,可如今的她,只想让胤祀在人生大事上没有遗憾。
算她小人之心好了,前几位阿哥的婚仪,除了六阿哥,其他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佟淑毓在四阿哥大婚後,还特意来找她抱怨过,言语间很後悔自己没有亲自操持婚仪。
瑾华自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後悔的机会。
因此,她从知道这个消息开始就向康熙讨了这份差事,康熙自然应允。
阿哥们大婚都是在宫内举行的,便是已经在宫外建了府的,康熙没有发话,大家还都是住在阿哥所的。
不过,康熙也已经暗示了成婚的儿子们,今年都会将他们放出去。
瑾华还笑着调侃胤祀,说他运气好,看看其他阿哥,儿女妾室一堆住着,擡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有矛盾才奇怪呢。
胤祀倒是很镇定,平常被瑾华打趣几句,也不脸红,还会一本正经地跟她说:就算儿子娶妻住到宫外了,也不会忘了孝顺额娘。
瑾华听了鼻酸,她对胤祀大婚出宫建府都接受良好,孩子大了,总要独立的,只要知道他安好,瑾华就满足了。
“朕听说遏必隆又拉了几车物件添置到了胤祀的府邸?”康熙已经不年轻了,眉梢眼角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两鬓也夹杂着几缕银丝。
只是,这几年康熙大权在握,乾纲独断,愈发威严了。
瑾华笑道:“臣妾也劝过阿玛,不过阿玛说,胤祀是他唯一的外孙,他定不能教人委屈了。”
康熙失笑:“遏必隆年纪大了,愈发固执,前几日,朕听说有人在他面前说了几句,他就与人吵了起来。”
瑾华倒不知道还有这事,她好奇问道:“阿玛吵赢了吗?”
康熙不防她会问这个,茫然了一瞬後,朗笑出声:“自然是吵赢了的,不然,朕这几日也不会耳根这麽清静了。”
见瑾华不解地看向他,他说道:“遏必隆最近也不知道怎麽了,特别能唠叨,就给胤祀送物件的事情,就跟朕从头到尾唠叨过一轮。”
康熙一脸受不了的表情,说出的话却带着笑意:“大到屏风摆件,小到书桌上的笔洗。”
康熙啧啧出声:“这老头真能说啊,朕这几天听说他又拉了几车物件,都躲着他呢。”
瑾华“扑哧”笑出声,说道:“阿玛估计是想跟您显摆呢,若能得您附和几句,他定能多喝上一杯。”
康熙一想也是,以遏必隆的地位,也找不到人显摆这些了,心里受用极了,觉得遏必隆心里信任自己这个君王,不然,怎麽会在他面前这样露富。
即使,遏必隆手上有大笔银子是君臣心照不宣的事情,但遏必隆此举依旧刷足了康熙的好感。
瑾华给康熙斟了一杯茶,深藏功与名。
这当然是瑾华给遏必隆出的主意,她知道康熙随着年岁渐长,对事情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强,与其让康熙对遏必隆的财政状况不放心,不如直接将有些东西摊在康熙的面前,横竖,康熙是不会觊觎臣子的私産的。
原本遏必隆是想私底下给胤祀贴补的,瑾华婉拒无果後,索性让遏必隆正大光明地给,还要时不时找康熙事无巨细的交代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