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我在大明当暴君 笔趣阁 > 第38章 特意找茬(第1页)

第38章 特意找茬(第1页)

毕竟目前开封府超过八成的官员位置已是空缺,但这跟他有何关系?

应该逮捕的都已经抓了,应该处置的也都处理了,而且各种罪证也是毫无破绽。

接下来的事,自然不该是他一个皇子去操心的,自有他的父皇与大哥收拾局面。

不过朱棣心中坚定,这次针对开封府的这些官员,一个都不能留。

按照朱橚的看法,他们即便死一百次也不够偿其罪。

而此次前往中都凤阳,朱橚并没有怀着如马皇后所言那种去警示众人的态度。

他是特意找茬去的!

数日之后。

朱棣带着辎重营终于抵达了中都凤阳。

老实说,看到这座所谓的中都时,朱橚觉得十分好笑。

因为在他眼里,这座中都显得极为怪异。

这是以凤阳县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从洪武二年起步,在李善长丞相和淮阴侯吴良监督下建造,大约历时三年。

虽然这段时间,大致将宫阙、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和百万仓等主体建筑物给造了出来,但其他配套设施却是几乎没有动静,就连最基本的城墙都没有踪影。

皇城的城墙也只是刚刚着手修建。

倒是公候们的府第异常显眼,一座座豪宅大气宏伟。

看到这些宅邸,朱橚不禁感叹。

这个中都简直是像是后世那些专门供富豪居住的高档社区。

谁会允许普通百姓住在这里呢?

在朱橚看来,这个中都是完全可以不用兴建的。

老爷子的初心是好的,自己荣登大宝成为开国之君后,便想着为故乡的百姓做些事情。

因此决定大力促进凤阳的发展,还将中都定址于此进行建设。

然而遗憾的是,自元朝末年,凤阳就开始连续遭遇灾祸。

当地的居民要么迁移离开,要么投身军旅,大多死于饥饿。

可以说十室九空也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情景。

为了建设家乡,老爷子也是绞尽脑汁。

看到家乡几乎没人了,便考虑迁徙外地的人来充实人口。

他将四类人迁移到了凤阳。

一类是建筑能工巧匠,这是建造中都不可以缺失的关键力量。

二类是军籍家庭。

三类是江浙地区的富商巨贾。

最后是一批罪犯,派遣他们来做苦力劳动。

老爷子觉得现在有人了,发展故乡想必不成问题了吧。

但是在朱高炽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凤阳根本就不具备作为中都应有的条件。

第一,凤阳地势平坦没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并且没有什么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其缺乏作为一个首都所必需的基础建设资源。

简言之凤阳只是个小地方,若要把小县城建成都城只能强撑而上,投入的成本会极高。

第三,凤阳本地原住民太少,迁移过来的新居民对这里缺乏归属认同感,长时间会产生思乡情结从而激发民乱的可能性很高。

好比那些从浙江迁来的富有之家,在浙江过得很好,被突然迁到千里之外的凤阳,嘴上虽然不敢说什么,心里肯定满是不愿意。

更麻烦的是还不能随便离开凤阳范围,怨言自然难免。

再看凤阳城内,贵族家眷占比巨大,普通民众和平民子弟与这些高门望族的子女混杂在一起居住相处,久而久之免不了会受到欺凌。

但作为晚辈,朱允炆不好评说祖上的功过与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