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之后,马杭跟王小京提起娜英的异常表现,后者立马就笑了。
“你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瞪你吗?”
“怎么说?男歌手女歌手赛道都不一样,我也没抢她的奖项呀。”
“哪是为这个!你没听说她的新专辑要上市了吗?”
“什么时候?”
“明天。”
“明……”
马杭算是知道为啥了,就差一天,这撞的结结实实啊。
“她不会以为我是冲她去的吧?”
“那不至于,反正机缘巧合吧,这擂台都给你俩摆好了。”
1月份的时候,两人还为一场晚会的出场顺序隔空较量过番位,这就正面放对了。
娜英先定的在前。
要不是《那山那人那狗》,马杭的专辑不会提前到这个时间。
她“偶像包袱”还挺重,自己身为乐坛大姐,总不能给马杭让道吧?
不管怎么着,反正事情就这样了。
马杭并不在乎发片期跟谁重合,总归会跟别人撞上的,除非整个行业都把这段时间给他空出来。
不是撞你那就是撞他,没区别。
而且仅从唱片销量上来看,娜英还真当不了自己的对手。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远的且不说,就拿眼前的魔都而言,娜英其实有一个重要优势。
尽管她是东北人,但签在台岛的唱片公司,整张专辑都是由台岛的幕后团队操办的。
魔都什么地方?
再往前到80年代的时候,魔都还算是第三个内地流行音乐中心。
进入90年代之后,衰落的态势非常明显,已经被京城和羊城一南一北远远甩在身后,排不上号了。
魔都本地的音乐圈其实早有察觉,也有心振作。
所以去年的首届东方风云榜,还专门颁出了三位“优秀本地歌手奖”。
结果这个奖今年取消了。
不知道是觉得这样明晃晃的偏袒脸上挂不住,还是根本评不出“优秀本地歌手”。
魔都的情况是:歌迷追捧港台歌曲和歌手。
这是个恶性循环啊。
越是没有优秀的本地歌手,歌迷越是只能去听港台歌曲。
但港台歌曲越是流行,本地歌手越是出不了头。
总之,魔都歌手在全国范围内能叫响的一个都数不出来。
由台岛公司包装的娜英按说会比较有机会,但跟马杭相比完全是不堪一击。
马杭的曲风跟港台非常接近,这点上一张专辑的时候就被讨论过。
此时内地歌坛不太重视的编曲部分,在《江南》当中随着制作费用的水涨船高,马杭也下了力气。
所以,整张专辑的质量很高,对于习惯港台曲风的魔都歌迷来说非常友好。
专辑发售之前,马杭密集的安排了一系列宣传的行程。
他不久前刚刚拍摄完的两支MV登上各大电视台播放,还包括央视的《中国音乐电视》。
凭借刚下春晚的人气,有力提振了首波销量。
在这之后,凭借《江南》以及专辑内其他歌曲的口碑发酵,迅速受到热烈欢迎。
魔都作为华东地区的文化中心,一直起到流行风向标的作用。
这股风潮,很快沿江而上席卷更多地方。
当地媒体纷纷报道:
《一曲动松江!马杭<江南>首唱震撼魔都!》
《狼来了!马杭新专诚意满满风靡江南!》
《来势汹汹!马杭宣布于南方九省市举办签售会答谢歌迷!》
马杭本人在忙碌的行程当中暂时无暇顾及这些反馈,否则的话他可能会引用另外一句诗。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