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兵谏逼宫,老朱心态崩了
这是怎样的自信与心态啊?
朱元璋长叹一声,对蒋瓛摆摆手:“蒋瓛,你先行退下处理事务吧。”
“臣告退!”
蒋瓛微微一礼,随后转身离去。
临行前,他回头glance了一眼朱允熥,见对方神色坦然,心中满是疑惑:“这怎么回事?朱允炆怎么如此镇定?不太对劲啊!”
按常理推断。
朱允炆应该立即控制整个应天府才是,为何此时却将兵马调离城外?
蒋瓛退下后,宏伟的宫殿内,仅余朱元璋与朱允熥祖孙二人。
“老头子,感觉如何?今的大孙子有没有让你刮目相看?”
朱允炆换了更为自在的姿势斜倚着,随口说道。
朱元璋呆滞地站在那里,心里惊涛骇浪。
那在奉天殿上剑拔弩张兵谏逼宫的一幕,此刻被说得好像根本没发生过一样么?
深深呼吸了一口,语气冰冷地开口:“朱允炆,你少在我面前装糊涂,莫非你还真以为用几句糊弄的话,就让你祖父我忘记你兵谏逼宫之事了?”
“你想多了,我没在糊弄你。”
朱允熥随意摆手示意无妨:“我只是好奇问个问题:若是有一个少年,隐忍十余年,并悄无声息地组建出十万精兵,最后又悄无声息地掌控皇宫,这种本事,在您的心里该打多少分呢?”
“何谓隐忍?”朱元璋眉头紧锁,“身为我的孙子,谁胆敢欺你?”
“皇爷爷……有些话我不想说出口,毕竟父亲已经仙逝,可是既然是您问起,那就说了。
这些年来,真的有人在意关心过我吗?论及皇位继承,我应该比朱允炆那个废柴排在更前面吧?有谁考虑过我的位置?”
听闻这话,朱元璋一阵沉默后缓缓道:“允熥,从前你是个性懦弱的孩子……咱打下的江山本就是……”
“是啊,性子软弱。”朱允熥笑着打断祖父的话语,“如果不表现得这样,估计连和皇爷爷说话的机会都没了吧。”
“你说的是什么话?”朱元璋眉宇间尽是不解与恼怒,“你是我明明白白的孙子,要是有人敢伤你丝毫,我也决不容许!”
朱允熥淡笑道:“算了。
不过我相信,关于这些年的一切,想必皇爷你也调查许久却没有任何结果罢。”
数年内,常氏以及朱雄英相继离世,朱允熥心存疑虑。
即便他人不知,但自己断不会认为这些全然是巧合。
后世有一句话流传甚广——
利益巨大的情况下,若找不到罪证,只需审视最后获利之人是谁即可判断。
朱元璋一时语塞。
当初常氏亡故时并未太引人注目;直到后来朱雄英突然死亡,才开始让朱元璋有所警觉并深入追查,但却始终毫无所得。
最终他轻轻摇头叹气:“不谈这个。”随即转向朱允熥:“实话讲,选中朱允炆为储君确实是走眼了,不是吗?”
朱允熥闻言认真回应:“起码,比起朱允炆而言要胜一筹得多。
让他带着兵马做出类似的事情来再议,怕是他连一个士兵都无法训练出来。”
这一说法无疑激怒了朱元璋:“哼!别在那里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这般能耐你就敢如此狂妄了不成?”
此刻虽内心震动,然而愤怒情绪仍占据其大部分心理空间。
对此,朱允熥依旧平静面对,而对面老人的脸色却早已因懊恼变得愈发阴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