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崭露头角的。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原本是个市井混混。
为了偿还赌债,自阉入宫做了太监。
入宫后。
有两人对魏忠贤影响极深。
一是大太监王安。
一是皇长孙的乳母客氏。
王安在魏忠贤入宫后,对其多有庇护。
客氏则将魏忠贤引荐到天启帝朱由校面前,开启了魏忠贤掌权的时代。
魏忠贤能力出众,否则也不会被朱由校看重。
明末东林党势力强大,击败了楚党、浙党等,掌握了朝廷大部分话语权。
即便是身为皇帝的朱由校,也受到东林**制约。
察觉到东林党势力膨胀,皇权受到威胁后。
朱由校便打算削弱东林党。
魏忠贤正是在这时,进入了朱由校的视线。
在朱由校的授意下。
魏忠贤开始着手对付东林党。
他联合浙党、楚党等,组建了**派:阉党!
最终,魏忠贤没有辜负朱由校的信任,成功将东林党打压下去。
当然。
人无完人。
出身市井无赖的魏忠贤,自然不是什么善茬。
但话说回来。
假若魏忠贤不死,明朝是否会**尚难定论,但延续几十年寿命应该是没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
魏忠贤虽擅权、残害忠良,但那主要是针对上层的,他从未奴役过百姓。
相反。
他还减轻税赋,缓解了民间的压力。
即便在灾祸肆虐的地域,他也开启粮仓救济,使民众得以暂时安歇。
至于魏忠贤缘何声名狼藉,
那便得问询某位关键人物了。
天启帝朱由校仙逝之后,
那位关键人物被东林党人迷惑,竟将魏忠贤处斩。
随后,
那些曾受魏忠贤压制的东林党人,因失去了这一最大对手,再度死灰复燃,迅速占据了朝堂的言论高地。
对于魏忠贤,
东林党人可谓是深恶痛绝。
话语权握于他们之手,他们又怎会称赞魏忠贤?
除了对百姓减轻赋税外,
魏忠贤对待边防军队,从不拖欠军饷。
对于边防部署,更是周密成熟,没给后金丝毫可乘之机。
在他的鼎力支持下,
孙承宗的筑城战略大放异彩,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这让皇太极咬牙切齿,只能步步后退。
不得不说,
大明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全靠魏忠贤在支撑。
事情的**,竟是如此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