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沐瑶坐在车里,低头用手机查询了好几个需要帮助的机构。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快滑动,目光专注冷静,每找到一个机构。
她都会掐算一番,确认对方是否正当,是否会拿钱不办事。
最终,她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叫“阳光”类似于孤儿院的机构上。
这家机构收留了许多患病的孩子,光是一个孩子的医疗费用就得好几十万,而且还不保证能治好。
负责这家机构的是一对夫妻,他们已经了广告,到处拉投资一段时间了,但始终没有找到愿意资助的人。
毕竟,生意人不会把投资的眼光放在这种“无底洞”上,虽然是做慈善,但谁也不会把钱扔水里打水漂。
姜沐瑶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语气平静: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机构的情况。”
电话那头,负责的夫妻接到电话以为只是一个小额捐款的善心人,便热情的介绍起了机构的情况。
姜沐瑶听完后,直接问道:
“你们的卡号多少,我现在转账。”
夫妻俩愣了一下,但还是把卡号报给了她。
没过多久,他们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银行短信。
账户里突然多出了一百多万!
“这这是”夫妻俩惊呆了,连忙回拨电话,声音颤抖:
“您您好,您是不是转错了?这金额太大了”
“没转错,这是给孩子们的,以后还会有,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这些钱,必须全部用在正道上。”
夫妻俩激动得语无伦次:
“您放心!我们一定把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您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的名字?我们想好好感谢您!”
姜沐瑶沉默了一秒,言简意赅地说道:
“我姓姜,其他的就不必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姜沐瑶靠在座椅上,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刚刚封印了邪灵,就感觉到一股功德之力涌入她身体,还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信仰之力,看来她应该开展一个捉鬼的项目。
坐在一旁的裴皓宇和裴临渊静静地听着姜沐瑶打完了电话。
当天,那对夫妻在机构的官网上布了一封感谢信,
标题是《感谢神秘的姜女士,您的善举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信中详细描述了姜女士的慷慨捐赠,并承诺会将每一个分钱都用在孩子们的治疗和生活上。
这条感谢信很快引起了媒体们的关注。
记者们纷纷赶到机构,想要采访这对夫妻,了解更多关于“姜女士”的信息。
夫妻俩感谢姜女士,也尊重姜沐瑶的意愿,只透露了她姓姜,其余的一概不提。
姜婉柔正坐在咖啡厅里,休闲地刷着手机。
突然她的闺蜜林晓晓来一条消息:
“婉柔,你看新闻了吗?那个姜女士是不是你啊?
你也姓姜,家里又有钱,肯定是你偷偷做慈善了!”
姜婉柔看着消息,嘴角微微上扬。
她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回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你觉得呢?”
林晓晓立刻兴奋地回复:
“我就知道是你!你从小就善良,肯定是你不愿意张扬!
婉柔,你就是太低调了!”
姜婉柔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知道,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最容易让人误会,而她正需要这种误会。
没过多久,林晓晓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布一条动态:
“今天才现,我最好的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