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方桌长凳上已经挤满了人,画舫中却依旧还有两栋是空着的,方隐攸手中的木牌上所写的瑶台舫便是水榭对面的那一栋画舫。
画舫里面挂着许多灯笼,一进去便亮如白昼,舫中摆着一张方桌,上面摆着茶酒和吃食,再往前一点的舫尾上放着几张软椅,面朝水榭,应该是让客人坐在方面听曲的。
等到三人坐在软椅,几个妙龄女子走了进来,蹲在他们脚边,仰着头温声细语的问,是否需要她们伺候。
烛火下的女子们眉目含情,娇柔羞怯,身上散发着一股迤逦的香味,令人迷醉。
方隐攸眼神质问的看向柳傅文。
柳傅文被他看得莫名其妙,「又不是我安排的,你看我做什麽?」说罢,他朝着几个女子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我们就是来听听小曲的。」
女子们闻言站了起来,「公子们且稍等,绾绾姐就快来了。」
过不了多久,水榭中腾起一阵薄烟,一个身形妙曼的女人扭着腰身缓缓走进水榭,她脸上挂着一片薄纱,挡住大半张脸,露在外面的眉眼在烛火中显得有些朦胧。
她缓步走到水榭前方的檐下,朝着周围的人微微欠了欠身子,声音清脆婉转的说道,「绾绾谢过在座各位豪侠的盛情。」
语罢,周围拥挤的人群里发出如潮水般的哄笑声,言语中有调侃丶调笑丶以及几声称赞。
「小娘们,你快些唱,我倒要看看京城来的妞嗓子是不是比咱们青州的姑娘的媚!」
一声大吼在他们旁边的青石板上传来,柳傅文闻声忘了过去,只是那一片只挂了一个灯笼,昏暗光线下,只能看到几个模糊的人影。
「看什麽?你难道还想在此处见到几个端方君子?」方隐攸悠悠然道。
柳傅文横他一眼,继续看向水榭中的女人。
方隐攸的视线越过他落在崔清止的身上,他自从看到水榭中的女人以後,整个人都变得十分不对劲。
这时候女人已经准备妥当,拨动了手中的琵琶,随後吟唱起长歌。
琵琶声如她的声音一般清脆婉转,又多了一丝隐隐约约的柔,方隐攸对此并不太懂,只觉得听起来感觉十分舒适。
他看向柳傅文,发觉他脸上并没有十分痴醉的表情,想来这琵琶弹得并不合他的心意。
「不喜欢?」方隐攸问道。
柳傅文皱了皱眉,「她心里有事,每一次拨弦都是下意识的动作,没有半点感情,词唱的也不投入。」
「你懂得倒是很多。」
柳傅文轻哼一声,「本公子喜好颇多,音律便是其中之一。」他转头看向崔清止,「崔兄觉得如何?」
崔清止闻言一愣,沉默一瞬後笑道:「我不比柳兄见多识广,这琴声丶曲声乃是我听过最动听的。」
忽然,隔壁画舫里忽然传来一声诘问,「这便是京城来的歌姬的歌声吗?也不过如此!」
第11章射杀
这道声音让水榭中的绾绾瞬间一惊,连手中的琵琶都忘了弹,只愣愣的看向那栋画舫。
崔清止立刻就站了起来,凝望着水榭中的女人,眼神担忧又仓皇。
片刻功夫,先前在阁楼里收银子的女人迅速出现在了绾绾的身边,她朝着那个画舫俯首作揖,「韩公子,今夜乃是绾绾第一次在此地登台,难免有些紧张,您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必然让您满意。」
一个身穿锦衣的男子走到画舫尾端,朝着女人摆了摆手,「换人。」
女人一惊,转头看向身侧的绾绾,略思索了一下,便点点头领着人下去了。
「我们也走吧。」
柳傅文站了起来,「原以为可以在此处听到京城歌姬的美妙歌声,没想到也不过如此。」
方隐攸闻言撇看崔清止,发现他的脸色瞬间一沉,放在身侧的手也用力的握紧。
方隐攸伸手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莫见怪,他并无恶意。」
崔清止眼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正在前舫处等待的柳傅文,「我知道。」
方隐攸走到柳傅文面前,与他并肩一道离开了画舫。
他们在勾阑院里并未待多久,出来时街上的行人还有很多,吵吵闹闹的,十分喧哗。
柳傅文回头忘了一眼勾阑院的大门,里面不停的有人离开有人进去。
「崔清止为什麽没有出来?」
「他和绾绾是旧识。」
「啊?」柳傅文惊讶的眨了眨眼,「绾绾不是从京城来的歌姬吗?他也是从京城来的?」
「是不是京城来的歌姬不是勾阑院里的人说了算的吗?」方隐攸看向路边一个卖泥人的小摊,伸手拿起一个小泥人递给柳傅文,「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