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并没有去找御医,对自幼习武的他来说,受伤是家常便饭。
对于各种伤情有着基本的判断。
这两道痕迹看起来严重,其实都是皮外伤。
如果敷药有可能弄出疡病(发炎、溃烂),就这样晾着不管,过上十天八天淤青消了也就好了。
所以从乾清宫出来,他就溜去了坤宁宫,半路却遇到了朱标、朱棡和朱棣三人。
三人见到他,连忙走了过来。
朱标关切的问道:“二弟,我听说你受伤了?不严重吧?”
朱棡和朱棣虽然没有说话,但目光也充满了担忧。
朱樉倍感温馨,故意甩了甩胳膊说道:
“没事儿,我自幼习武岂会被八爷伤到。”
朱棣气道:“哼,看他是娘的长辈,我还去看望过他,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
“等会儿我帮二哥你骂他。”
或许会有人说了,永乐大帝这也太憨了吧?
然而,他今年实际年龄才九岁,且自幼习武,文事方面并不是多突出。
再加上强势的爹,贤惠的娘,三个能力突出的兄长。
更何况二哥三哥都不是省油的灯,他这个四弟真就被全方位压制。
只能当个乖宝宝。
原本的世界,直到他去镇守北平,在徐达的点拨下才开始大量阅读史书,并迅速成长。
大家不要拿后世的永乐大帝来看待此时的他。
不过也正因为上面有几座大山压着,他反而没有养成那种张狂跋扈的性格。
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
后来这些大山一座座自己倒了,他这个不起眼的老四,反倒成了最后的赢家。
言归正传。
听到朱棣的话,朱樉大笑道:“哈哈,四弟也长大了,都会替哥哥出气了。”
说着还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棣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朱标和朱棡却都惊讶不已。
倒不是说以前朱樉对兄弟姐妹多苛刻,而是他的性格,让他在弟弟妹妹面前总是拿大装腔作势。
像今天这样亲切属实罕见。
朱标马上就想到,莫非是马钰的功劳?
朱棡则有些疑惑,去大牢一趟就这么有用?
确定他没事,朱标等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四人就一起去了坤宁宫。
路上,朱棡肯定的道:
“八爷是怎么闯进应天府大牢的?更何况还有拱卫司守护。”
“此事必有蹊跷。”
朱标脸色一冷,说道:“能调动拱卫司的,除了爹娘和我,就只剩下一个人。”
“应当是大明律之事上,爹改变了主意,让他感受到了危机。”
“让八爷去牢里试探,好将水搅混了。”
“只是他没想到,八爷将二弟给打了。”
朱棡虽然也是嫡皇子,但毕竟不是太子,很多事情他了解的也不多。
闻言惊讶的道:“莫非传闻是真的?爹被那钦犯给说服了?”
朱樉抢先一步说道:“真的,老三你不在场不知道,咱爹被老马一席话说的哑口无言,最后恼羞……”
“咳咳……”朱标猛的干咳几声,打断他道:
“二弟莫要胡说八道,是爹虚心纳谏。”
朱樉瞅了一眼周围恨不得将自己耳朵堵上的内侍,顿时明白自己太兴奋了,打个哈哈道:
“和你开玩笑的,马钰痛陈利害,咱爹欣然采纳了他的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