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唐朝时候的采桑子与五代之后有所不同。
按照时间来说到了王昭来到的这个大乾王朝在原本的历史中应该是北宋末期。
那这个时候的采桑子应该可以被称作丑奴儿。
王昭想了许久才发现这个问题。
不由地看了一眼面前的楚瑶笙。
这倒是一个陷阱啊,若是直接按照现在的采桑子词牌名作词的话,或许在下笔的时候就出局了吧。
看起来这个楚瑶笙的文学功底还真不赖啊。
看着王昭的眼神,楚瑶笙对着他微微一笑。
斗词开始,那姓周的男子抢先一步,振笔疾书。
楚瑶笙也在旁边为他研墨,静静地看着他写词。
作为女校书,她的文字功底自然要强加连续,不然怎么和来往的文人墨客对话聊天呢。
所以,基础的诗词鉴赏能力必然是有的。
与王昭不同,这个周姓男子很快就作完了他的词。
而且没有进入楚瑶笙设置的陷阱里。
这首词是非常常见的家国之愁,忧时伤世。
看起来虽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但格调韵律倒是也中规中矩。
再完成后交给周围的人。
周围一众文士纷纷传看,点头称道:“周兄今日手笔不错,比上次强了不少,格律也是不错的。”
楚瑶笙低头细看,也不得不暗自颔首:“中品之作,有些许情怀。”
这样水准的词一般都是浸淫诗词多年的老手才能作出来的。
至少在工整方面让人挑不出毛病。
而王昭那边,却迟迟没有动笔。
人群中便有些骚动了起来。
无数人以看乐子的心态围了上来。
若是王昭写不出来,他们不介意痛打落水狗。
况且这家伙刚才还弗了楚仙女的好意。
“哟,这家伙怕不是没才学吧?”
“光嘴上逞能也没用啊,这时候傻了吧?”
“兄台说的对,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敢来诗会了。”
但王昭的情绪没有什么起伏,仿佛身边一点声音都没有。
洛清芷站在一旁,望着王昭,眉头紧蹙,心中替他捏了一把汗。
正当众人以为王昭要退缩,掩面离开的时候,他终于提笔。
“这玩意真不好用。”
王昭不由得砸了咋嘴巴。
作为一个现代人,除了在兴趣班上学过几次毛笔课外,几乎都没有拿过这东西。
原主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没有一点关于毛笔的肌肉记忆。
“对不起了,辛大人。”王昭心中默默道歉:“这首词,先借我一用。”
片刻间几个大字泼洒在纸面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