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知罪!”穆桂英再拜道。
“你既知罪……来人!”宋仁宗召过金瓜武士,吩咐道,“把穆桂英打入天牢,容后定罪!”
“陛下,臣有急事启奏!”穆桂英急忙道。
“何事?快快奏来!”宋仁宗道。
“陛下可知前唐的汴州城?”穆桂英问道。
“自然知晓!那汴州已被唐末的洪水淹没,掩埋于泥沙之下。如今这汴京城,便是建于汴州之上。你问这作甚?”宋仁宗问道。
穆桂英接着道:“太师不知何时,于汴京城下,挖出了前唐的汴州,在地下豢兵三十余万,只待时机一到,阴谋篡位!”
“哦?竟有此事?”
宋仁宗大惊,问道,“你又是如何知晓的?”
穆桂英道:“臣奉旨治理黄河水患,要开挖庞家庄地下,以便开渠引流。不料无意之中现了那地下城。臣正欲向陛下禀告此事,不料被太师现了行踪,将臣与臣子困于地下,不得脱身。太师定于今日起兵,夺取皇城,称帝自立。臣不得已之下,方才令人炸开了黄河大坝,使得黄河之水倒灌地下,使其叛兵折损大半!”
“何以为证?”
宋仁宗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竟藏着三十万要他性命的人。
“洪水所过之处,冲垮了部分路基,导致城外官道和城内部分地面塌陷,那便是证明!待洪水一退,陛下可遣人深入地下,查看虚实。只是当务之急,臣决堤的洪水,并不能全歼太师的叛军,才招致叛军残党围城逼宫。”
穆桂英道。
“朕之羽林军可将其一网打尽!”宋仁宗还对羽林军报着幻想。
“陛下,羽林军李飞熊,周国用,阮泰,吴虎,雷上卿等人,俱已被太师收买,甚至连朝中许多重臣,也早已是太师的党羽。”
穆桂英看看左右上朝的人,接着道,“今日许多臣工不来上朝,想必是早已淹死在地下。”
“这……”
宋仁宗吓得面如土色。
“如今忠于陛下的,不过三千禁卫军!”穆桂英继续道。
“陛下!”
这时跪在穆桂英身后的佛见笑开言道,“草民听到太师与东海公的对话,他们已勾结南唐豪王叛乱,不日便要祸起江南了!还望陛下早作准备!”
“你又是何人?”宋仁宗问道。
佛见笑急忙拜道:“小女不过一介草民,不劳陛下金口动问!”
穆桂英道:“陛下,此女乃是当年织造府苏大人之女,被庞贼陷害,家道中落,混迹于地下城求生。此番臣水灌地下城,折叛兵十之八九,也多亏了她从旁相助!”
宋仁宗叹息一声,道:“原来也是忠良之后!待朕平定叛乱,自当另有封赏!”
穆桂英道:“如今围困皇城的叛军,依然有数万之众。在皇城之内保驾的忠良之士,不过数千。”
“依穆侯之言,朕的皇位,莫不是保不住了?”
宋仁宗问道。
穆桂英道:“陛下毋忧!如今呼家大军正在城外随时候命,等待勤王。如陛下可下一道招安圣旨,可令人马进城,剿灭叛军!”
“这……”
宋仁宗有些犹豫,道,“呼家乃是乱臣贼子,也是要夺朕的江山,朕岂能轻信他们?”
穆桂英道:“陛下明鉴!呼家乃是大宋开国功臣,数代为国效力。当年双王呼延得模一家,正是遭了逆贼庞集的陷害,才致一门三百余口全部被害。如今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借来北国人马,不过是要铲除逆贼,为先祖复仇,断无要夺陛下江山的意思。”
这时,包拯也出列道:“请陛下下旨,令呼家大军进城勤王!”
宋仁宗事到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只好令人拟下一道圣旨,道:“庞贼的叛军围了王城!城内又无精兵良将,不知何人能去城外传旨?”
穆桂英急忙下拜道:“臣不才!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身边的杨文广也急忙拜道:“请陛下降旨,恩准末将随母亲一同前往城外传旨!”
穆桂英道:“陛下,臣一人前往即可!我儿文广,可随臣一道杀出重围去,前往郑、高、杨几家传旨,令这几家家主,率兵前来,与呼家大军一起围剿逆贼!”
“好!”
宋仁宗点点头,道,“若有这几家相助,破围城的叛军易如反掌!”
他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对左右道:“抬朕的金甲来!”
左右侍卫答应一声,很快将宋仁宗的金甲抬上大殿来。
宋仁宗见了金甲,道:“兹,浑天侯穆桂英以一人之力,翦除叛党十之八九。今又请旨,杀出重围请援,忠勇可嘉,节义可表!赐其金甲一副,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节度九州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