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她当姐姐的,还能帮衬弟弟一辈子啊!”
“一个个的,都不省心!”
沈父是越说越生气,得亏沈文不在边上,不然非得给混小子一脚不可。
拖累爹妈,爹妈不说什么,但拖累姐姐,就是他这个当弟弟的不是!
骂了两句,沈父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这可是一千两百块,大妞怎么能拿回来这么多钱?”
他女婿小苏是个渔民,给渔船主打工的,就算是捕到值钱的海货,也拿不到多少分红。
这些年,大妞没少贴补家里,小两口手里肯定没什么余款,怎么能突然拿出来这么大一笔钱?
沈母看沈父把钱攥成一团,拿过来一一理好,说道:“是阿安。”
“这钱是阿安半夜凌晨去赶海,在滩涂地抓了好些鲍鱼,买了一千多,他就留了些零钱,这一千二都给了我。”沈母带着笑,把钱放好后,拉着还发愣的沈父,走到厨房里,拿起兰花蟹和青蟹显摆:“看看,这也是阿安抓的。”
沈父惊讶,这运气,够好的啊,左右看看,问道:“他人呢?”
沈母说道:“去镇上卖青蟹了。”
“他抓了一麻袋的青蟹。”
“也不知道能买多少钱回来。”
说到这里,往镇上方向看了看,心里是相当的期待。
沈父吓了一跳,这也不是大潮,怎么抓的,他担心的说道:“他不是偷别人养殖的青蟹吧?”
沈母给了个白眼,当爸的怎么能这么想自家儿子,再说阿文再浑,可也从来不会干偷鸡摸狗的事情。
可她也理解沈父这么想,毕竟以前沈文对家里来说就是个祸害,这突然说他给家里一千两百块钱,是挺夸张的。
“你坐下来,我慢慢和你说。”沈母把凌晨赶海包括下午赶海,沈文去借车通通说了一遍,着重说了说沈文和邻村姑娘方悠悠的事情。
“你说,沈文突然要好好正干,是因为喜欢人家姑娘,没准俩人还都已经私定终身了?”沈父瞪了瞪眼,说道:“这话你可不要瞎说,传出去影响人家姑娘……”
沈母说道:“知道,我也就是和你说说。”
“不然你说阿安怎么突然转了性?”
“男人嘛,心里有了喜欢的人,肩上就担了责任,想给人家姑娘好的未来,可不得正干。”
沈父还是满肚疑惑,但对沈母的这番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男人嘛,长大就是转念之间。
沈母又把已经做好的菜都拿给他看,说道:“白灼猫眼螺,鲍鱼炖鸡,清蒸兰花蟹,还有这些个菜。”
“对了,堂屋柜子里还有两瓶洋河大曲,是你儿子专门给你买的,让你晚上和大强好好喝两杯。”
沈父笑着点头;“好,好。”
“还是等阿安一起。”
沈母压低声音说道:“用不着。”
“阿安和人家姑娘一起去镇上的。”
“姑娘请客吃饭。”
沈父瞪眼:“这么快?”
沈母得意:“那可不。”
“放眼十里八村,体格,长相,有几个比得上咱儿子的。”
“谁家姑娘看了咱儿子能不迷糊?”
沈父哼了哼,心说也就这些优点,看看这家都被他拖累成什么样子,就算姑娘乐意,人家父母能同意?
当然,这些话他也就在心里嘀咕嘀咕,嘴上自然不会说什么。
看沈母高兴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有“拨开云雾见月明”豁然感觉,只要儿子肯正干,那以后肯定差不了。
正说着话,叶大娘走了进来,他男人手里还拎着两瓶酒。
沈父招呼道:“来吃个饭,还带什么酒,家里都有。”
“我听说阿安买了酒,那酒先放着,今晚上喝我这酒,是从我老丈人那里拿来的,放好几年的,”刘强摇了摇手里的酒,笑呵呵的说道:“用阿安抓的这些海鲜,咱哥俩晚上都给造了。”
叶大娘高兴的说道:“老三,桂枝,你们没去小卖铺,现在村里都在说,说阿安抓了一蛇皮袋的青蟹,还去镇上卖,肯定要发大财。”
“老神婆还断言你家时来运转,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
“我看大家说的不假。”
“阿安好好正干,你们两口子以后肯定有福享咯。”
沈父笑了笑。
要说刘强两口子希望他们家过得好,这话他是信的。
但村里人说的这些,听听就行了。
他往堂屋桌子上端菜,招呼道:“来来来,先坐,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