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真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
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
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邢夫人等忙上来解劝。
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
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
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
贾妃听了,忙命快请。
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
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
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等事。
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启道:“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
元妃听了是宝玉题字,便含笑说:“果然有状元风范。”
贾政退出。
贾妃见宝,林二人亦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想起宝玉与自己的荒唐事来,心中羞涩无比,又充满温馨,含羞问众人:“宝玉为何不进见?”
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
元妃命快引进来。
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上回又长高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宝玉抻出一手抚上元妃的脸庞,抹去她的泪水,说道:“元妃姐姐,我们这等见面,应该高兴才是。”
另一手伸到她的后背,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轻抚元妃的腰肢,以示思念之情。
元妃会意,情切切地看着宝玉,点点头,含泪而笑,回道:“我这是高兴呢。”
贾母等人听说,也一齐说道:“极是,大家都高兴着呢。”
众人就说着一些家常话,宝玉只是伏在元妃的怀里,也不作声,而元妃也收拾情怀,回应着贾母等人的话。
过了不多一会,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
元妃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
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看起,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
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