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飞从刘立国家出来,刚拐上回家的路,就听后面有人喊他的名字。
“秦飞!”
秦飞驻足回头,一看是知青田小林,便问道:“田知青,你这是上哪去了?”
田小林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我去卫生所开店膏药,这两天插秧累得腰酸腿疼的。”
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是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来了,所以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但再怎么说也是城里来的,尤其像田小林这样的干部子弟,在家时养尊处优惯了,哪干过这么重的活,所以累得腰酸腿疼在正常不过了。
“秦飞,走跟我去青年点坐一会儿,大家伙儿都想感谢你呢。”田小林拉着秦飞的手非常热情地说道。
春节前夕大队青年点的知青们全在秦飞、郭晓凯、郑旭东、李永柱手里买了老虎和狼肉。
但因为知青因为要回家手里的钱也不宽裕,所以,秦飞说过完年回来给也行。
知青们非常感谢他。
秦飞也一直想跟知青们说说两年后国家恢复高考的事,便也没有拒绝田小林的盛邀。
毕竟这些知青是他未来的人脉资源。
“同志们,大家看看谁来了?”
田小林一进门就对知青们说道。
“秦飞同志,你好!”大家异口同声热情打招呼。
“知青同志们好!”
“秦飞同志,快请坐。”
秦飞坐下,便和大家聊了起来。
话赶话聊到知青希望回城的话题时,秦飞问道:“知青同志们,假如有那么一天,有机会回城的话,你们以什么样的身份回去呢?大家想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闻言,知青们有点发懵。
以什么样的身份回去?
能回去就行!
管他以什么样的身份。
“我们还有机会吗?我估计一辈子都要扎根在这里了。”一个瘦小的知青悲观道。
“秦飞同志,你为啥要问这样的问题呀?”
秦飞说道:“我春节前去省外贸公司去卖虎皮时,听省城的人说国家现在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所以,我就想起了你们。我是这样想的,国家肯定要发展,各类人才都会变得稀缺。而你们只在这里种地的话,可能会要落伍。所以,你们一定要坚持读书。”
田小林道:“秦飞,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但下乡这几年,我们连生活都无比艰难,回城无望,带来的书也已经发霉坏掉了,就算我们想通过读书改变,可是路又在哪里呢?”
“就是啊!”有人附和道。
秦飞环视了一下大家:“如果有机会,大家愿不愿意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到城里?”
大学生?这怎么可能?
天方夜谭吧!
高考都停了好几年了,现在上大学全是靠推荐,有门路的才能上大学,没门路的,只能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现在的教育制度,肯定是有某种不合理的地方。我在省城听到信息,就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万一国家突然恢复高考,选拔优秀人才,可是你们准备好了吗?”秦飞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