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暗黑3梦魇回响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李司净猛然翻身起来,额头撞得生痛。

“啊!”

万年紧张的看后视镜,“怎么了怎么了?”

只见李司净捂着额头,周社坐在一旁,无奈的劝说:“起身不要那么急。”

似乎李司净撞到的不是周社的下巴,而是钢是铁是不知疼痛的石头,只有他一个人在痛得捂头。

“你头那么低干什么!”

周社辩解:“我也不知道你会突然……”

李司净不听,“闭嘴,都怪你!”

只有万年在驾驶席偷偷笑,还被李司净一个眼刀。

“再笑扣工资。”

特别的资本家。

车里安安静静,又只剩轰隆回声。

李司净对梦的记忆都要吵掉了,只能皱着眉,靠着窗,努力去回忆。

外公救了一个女孩,被打得半死。

又在快死了的时候,有人救了他。

李司净听过那道声音,冷漠尖锐,像是记忆里外婆的声音。

可他从没在外公的日记里见到这样的事情。

就像是一场奇幻梦境,是他想太多、看太多,杂糅出来的怪梦。

李司净本想问一问周社。

现在算了,空剩了一腔怒火,埋怨自己怎么睡着了,抱怨周社好端端的低头做什么。

李司净忍着额头消散的痛,直盯着窗景绿树青山。过了山川桥梁,蜿蜒盘旋,终于在三小时后,到达了贤良镇。

贤良镇是个不大的乡镇,顺着公路往前,很快就顺着稀稀落落的房屋公路,进入了楼房林立、交通灯明亮的镇街上。

宏伟的敬神山在这座乡镇的公路尽头,似乎一直往前开,就能轻而易举的到达。

可李司净清楚,敬神山极远极宽广,唯有绕道前往李家村,才能稍稍窥见它绵延山脚一处趾痕。

这地方有着一套独特的祭祀传统,即使战乱、饥荒、禁止祭祀的时代,也没能断绝这一息的传承。

十年前更是吃起了时代红利,拿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在政府大力推进下,翻找出了外公那时候做研究留下的资料,精心修改粉饰,准备打着传统民俗的名义,热热闹闹办一次三年大祭,吸引游客前来。

那时候,外公已经去世了六年,李司净才知道:

外公待在李家村,并不是耕田务农。

而是在当地史料几乎湮灭的情况下,重修了一本地方志。

他修志的地方,曾经是李氏祠堂。

等李司净再来的时候,李氏祠堂已经换下了老旧的牌匾,挂上了“贤良资料馆”的正经牌子。

和外公日记里写的废弃祠堂,截然不同。

拆下的门楣,又重新补好。

刮烂的壁画,又精心描绘。

步入这方祠堂,没有牌位、没有神像,举目可见的是远处大山,如同画作一般,框进了戏台砸空的后墙。

李司净刚一进去,就听到了解说的声音。

“敬神山的祭祀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贤良镇地处山脚,依山傍水,成为了周朝人上山的必经之路。古代有祭祀天地祖先,寻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习俗,所以贤良镇一直保持着祭祀神山的传统,在正月初一的良辰吉日,开始一场独特的祭祀活动。”

解说词里,早就没有外公告诉李司净的内容。

即便是花费一生重修的祭祀典籍和地方志,也会在各种人经手后,丢失真相,面目全非。

所以李司净才会在《箱子》剧本里写下敬神山大祭的一幕——

林荫回到李家村收拾外公遗物,正逢敬神山三年一次大祭祀。

夜晚灯火煌煌,人声鼎沸,以正月初一的暮时为吉,燃起能够烧得三天三夜的彻夜明火。

在嬉笑吵闹,和平安宁的旅游庆典之下,林荫将要见到,传承千年祭祀的背后,真正血淋淋的屠杀和献祭。

这一幕他们要实景拍摄。

当地大力支持,给他们剧组提供了各种资料,好趁着电影做做祭祀庆典的宣传,带动人文旅游经济。

距离祭祀还有两个多月,贤良镇已经开始做起了准备。

随处可见大红大绿的祭祀绳结,将曾经蛮荒、血腥的传统,装点成了温润无害的文化。

演员们早早按照安排,仔细去听解说的讲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