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新纳兰小说>我和我的母亲寄印传奇改写 > 第24章(第3页)

第24章(第3页)

父亲叼着烟,边往外挪边提裤子。

他惊讶地说:“起这么早?!”

其时天已蒙蒙亮,母亲也做好了早点。

我只恨自己不能边吃饭边蹬车。

那年春天母亲带高一,每周逢双有两节早读课。

娘俩却很少同行,理由是我嫌她骑车慢。

午饭倒经常在一块吃,理由是“你营养得跟上”。

记得有好长一段时间,对父亲,我们绝口不提。

唯一的例外是五月初的一天,小舅妈拎来一袋炸鱼块。

正当我大快朵颐之际,她问及父亲的近况。

我扒着白饭,连头都没敢抬。

母亲叹口气,说还是老样子。

“那咋行?”

小舅妈有点急,片刻后却又说:“也是,刚出来,总要有个适应过程。”

她这话倒没错,只是父亲适应的时间略长了点。

大概过了儿童节,他老才出去找活。

先是搭雨棚、装塑钢窗,后又跟某个老舅修了几天摩托。

建筑队也混过,费力不假,但相对来说工资还凑合。

可惜这砖头水泥也就自家建房时摸过,父亲自然与泥瓦匠无缘,只能当小工。

下班回家他死人般瘫在沙上的样子我至今难忘。

零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父亲后来声称要去哪哪打工,在举家反对的情况下只好不了了之。

到九九年十月天空高远之时,村东头的巨大扁平建筑里终于再次响起了猪崽的哼唧。

望着那几十头圆滚滚的蠢东西,我竟涌出一种难言的喜悦。

至于本钱打哪来,我却从没想过。

当时母亲的月工资基本都要拿去还债——为此父母还吵过几架。

母亲不想拖欠任何人,父亲却觉得“反正都借了,还了就是,也不差那几天”。

至于父亲挣的几个散钱,刚够补贴家用——也幸亏我有个铁打的奶奶。

直到2ooo年秋天拆迁安置方案下来时,奶奶才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揣了口杀猪刀,挨门挨户地讨回了所有已黄和将黄的赌债。

对此,母亲自然不知情。

不可避免地,在拆迁安置上,父亲故技重施。

家里本来有两座红砖房,可惜卖出去一座,更为关键的是买主已经搬了进去。

而父母和我都是城市户口,怎么安置就成了难题。

那年夏天征地时,撇开养猪场,5亩地拢共也才补了几千块钱。

父亲不愿“冤情重演”,“万般无奈之下”(奶奶语),只好诉诸杀猪刀了结此事。

遗憾的是这次不太走运,奸诈的村干部跑学校向母亲告。

于是当晚家里就炸开了锅。

至于锅是如何炸开的,我呆在学校,没能亲眼目睹,自然也不敢妄言。

只记得一个周六下午,我推车进门时,那口用了将近十年的铁锅就四分五裂地躺在凉亭的石凳上。

父母间爆了一场迄今为止最长的冷战。

有那么几天,母亲甚至住到了学校宿舍。

我跑去劝她回家,母亲直瞪我:“哪轮得着你来管?”

闹剧是怎么收场的,我死活想不起来。

没准是小舅妈,没准是奶奶,也没准是姥爷,更没准就像所有的伤口一样,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至于安置房,当然只有一套,但也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好歹额外补了5万块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